課程所針對背景問題概述
l 員工缺乏職業化精神,工作狀態懈怠、推卸責任,缺乏工作積極性
l 員工缺乏對工作的正確認識和理解,無法調動自我的潛能和主觀能動性
l 員工陷入錯誤的職業“惡性循環”之中,怨天尤人
l 員工缺乏自我調整工作狀態和情緒的能力,被動應對外界變化
l 員工對職場中出現的“逆境狀況”,缺乏正確的理解和認識,關注點錯誤
l 個人執行能力落后,經常出現“事倍功半”的現象
l 在工作執行中,沒辦法找到工作的重點,難以利用各種有效資源
l 無法有效進行事前計劃,導致在工作中無法應對各種變化
l 缺乏對時間的科學管理,經常被工作“牽著鼻子走”,無法做到“有備無患“
l 在工作中,無法和團隊成員進行有效的溝通與協調,人為設置障礙
l 在團隊配合中,缺乏“雙贏思維“,無法發揮自我的職業影響力
◆ 課程優勢:
√深入淺出,講師通過現身說法,將管理理論與鮮活案例有機結合起來;
√突出實用,課程中有大量可操作的管理“套路”,學員可以實現“就地轉化”
√角色轉換,學員是課堂中真正的“主角”,老師的目標是讓學員的腦子“轉起來”
學員對象:企業中、高階主管。
課程時間:2天(12小時)
培訓形式:課程講授、案例分析、情景演練、管理活動、角色扮演、小組討論等
課程綱要:
第一單元: 職業化素養與職場成功
1. 職場成功的標準
2. 從“事倍功半”到“持續成功”
3. 職場績效的觀-為-得循環
4. 職業化素養就是一種良性的循環
5. 職業素養的提升是不斷反思和持續改進的過程
6. 職業素養包括正確的職業心態和職業化能力
7. 職業素養就是思維和行為習慣的結合
案例分享1:差距與差別
案例分享2:改變的痛苦
第二單元:樹立正確的職業化心態
1. 樹立積極主動的心態是執行的前提
2. 人們為什么會產生消極情緒
3. 如何正確看待“兩圈“
4. “情緒負債“的產生
5. 人具有“選擇性”的反應模式
6. 如何有效消除“情緒負債”
7. 積極心態需要自我積極的“心里活動”
8. 如何做到“操之在我”
9. 如何有效利用人類的“四大天賦”
10. 良好的人際關系需要樹立“雙贏思維”
11. 阻礙人們交往的障礙分析什么是雙贏思維?
12. “利”與“和”的辯證關系
13. 雙贏思維的本質
14. 強調“利“產生了”零和原理“
15. 同流-交流-交心-交易
16. 五種人際關系的變化規律
17. 不同的人際心態導致不同的人際行為和結果
案例分享1:她的煩惱
案例分享2: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
互動練習:尋找“情緒負債”
第三單元:打造高效的個人執行力
1. “萬事開頭難”,執行目標的落地
2. 目標與目的哪個更接“地氣”?
3. 目標的作用
4. 不同的目標引領不同的行為
5. 哪些目標是屬于自己可以掌控的
6. 制定目標的SMART原則
7. 執行關鍵點是“結果”
8. 緊急與重要事情的區分
9. 要事與要時的關系
10. 如何有效分配時間
11. 效率、效果與效能之間的區別
12. 如何從效率走向效果
13. 如何有效地制定行動計劃
14. 如何從效果走向效能
15. 高效個人執行力的“第二象限”工作法
案例分享1:低效率的工作
案例分享2:等價值時間
案例分享3:她為什么被錄取
第四單元:良好的團隊合作與溝通
1. 如何有效認識團隊的力量
2. 正確認識高績效團隊的特點和發展階段
3. 良好的人際關系需要樹立“雙贏思維”
4. 什么是雙贏思維?
5. 阻礙人們交往的障礙分析
6. 如何正確不同性格特點的同事
7. “利”與“和”的辯證關系
8. 雙贏思維的本質
9. 強調“利“產生了”零和原理“
10. 同流-交流-交心-交易
11. 五種人際關系的變化規律
12. 不同的人際心態導致不同的人際行為和結果
13. 良好的人際關系需要“正能量溝通”
14. 正能量溝通的標準是什么
15. 正能量溝通需要具備“高情商”
16. “正能量溝通”首先就要準確傳遞各類信息
17. 保證對方準確接受信息的前提是“渠道為王”
18. 如何準確表達自己的信息和情感
19. 溝通最重要的不是“表達“,而是”接受“
20. 如何有效發揮團隊協調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