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背景:
面對采購單位日益復雜的培訓需求和臨時追加的課程內容,比如在白天銷售技巧課程
之余,晚上再加2小時的茶文化和酒文化等,培訓師自身的知識儲備可能一時之間難以覆
蓋。另培訓師如想拓寬課路,增加已有課程深度也需要不斷學習,但與平時根據自己的
興趣愛好和節奏慢慢學習不同,培訓師如何針對市場需求,定向、高效和以生成可教學
課件為目的地快速學習成為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本課分成學習目標、理念、通道、執行和保障五個部分,緊緊圍繞定向和高效兩個關
鍵詞,以促成學員在日常學習中生成高質量課程為最終教學目的,讓學員在學習本課之
后,開發課程的素材和靈感猶如涓涓溪流,源源不斷,大大縮短定向課程的開發時長并
降低開發難度。
課程收益:
▲ 系統了解培訓師定向學習需求的來源
▲ 充分理解“聰明人”的學習理念
▲ 掌握五大類15種非傳統的學習渠道
▲ 掌握讓學習保持高效的心理秘法和落地措施
▲ 掌握讓大腦保持高效運轉的運動、睡眠和飲食方式。
課程時間:2天,6小時/天
課程對象:企業內訓師、全體學員
課程方式:采用講師講述、案例分析、分組討論、互動答疑、情景模擬演練等方式
課程大綱
第一講:市場需求 個人興趣=學習目標
一、市場需求
1. 針對性優化
案例:監獄系統的溝通課
2. 臨時加課
案例:云南移動的晚自習
3. 指定開發
案例:中石油創新評比前的培訓課
4. 行業變化
案例:越來越多的戰訓營
二、個人興趣
1. 開發課程與個人興趣
1)以解答疑惑為導向
2)以形成輸出為目標
2. 帶有傳播使命感的知識
1)幫助更多人少走彎路
2)培訓亦“傳道”
三、二者關系
1. 沒有需求的興趣沒有市場
2. 沒有興趣的需求喪失活力
3. 以已有知識儲備尋求平衡
第二講:培訓師學什么 怎么學 向誰學=學習理念
一、培訓師應該學什么?
1. 信息
2. 知識
3. 技能
4. 視野
5. 思維
二、最好的學習方式是什么?
1. 被動學習
1)聽講
2)閱讀
3)試聽
4)演示
2. 主動學習
1)討論
2)實踐
3)教別人
3. 增強反饋式學習
1)名師指導
2)同水平互評
3)以考/賽促學
4)自媒體反饋
三、最好的學習對象是誰?
1. 技能類——大師作品
2. 經驗類——自己
案例:從天之驕子到三無學生
1)過去的經歷包含什么?
2)如何處理過往經歷?
3)復盤不是總結
4)提升復盤能力的三個方法
第三講:培訓師的免費資源 收費資源=學習通道
一、職場人的學習特征
1. 學習時間碎片化
2. 學習場景移動化
3. 學習目的功利化
4. 學習體驗互動化
二、非傳統學習途徑
1. 手機APP類
1)233網校
2)得到
3)荔枝直播
4)學習強國
2. 網上公開課類
1)TED演講
2)MOOC
3)網易公開課
3. 巧用微信
1)搜一搜
2)看一看
3)朋友圈-短平快的學習利器
4)公眾號
討論:你看有價值的朋友圈文章,怎么學習?
4. 文庫資源
1)百度文庫資源如何免費下載
2)網頁文章如何一鍵匯集
3)EPUB/MOBI電子書如何免費下載
4)開發目標明確時,所有的書都是工具書
5. 付費資源
1)版權課程
2)收費專欄
第四講:任務驅使 反拖延技巧 開發流程=學習落地
一、目標牽引
1. 生活驅動
1)生活事件案例化
2)思維靈感結構化
2. 工作驅動
3. 以教為學
4. 以寫為學
1)浮動碎片
2)有序整理
3)必要補充
4)系統輸出
二、對抗拖延
1. 拖延癥解析
2. 讓Deadline早點來
3. 小步啟動,獲得自我效能
4. 建立儀式感
5. 保持節奏
6. 對賭
討論:你還有什么辦法用來對抗拖延?
三、用游戲對抗游戲
1. 手機每日時長及滑屏次數
2. 玩手游的主要心理動機
3. 用游戲對抗游戲-FOREST
四、不做偽學習者
1. 警惕收藏行為
2. 不只做知識的搬運工
1)劃重點
2)做筆記
3)畫腦圖
4)為什么聽過很多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3. 記憶知識量≠調用知識量
五、從知識碎片到成型課程
1. 高頻記錄
2. 朋友圈短文
3. 公眾號長文
4. 自媒體微課
5. 面授大課
第五講:培訓師運動 睡眠 飲食=學習保障
一、高效運轉之運動
1. 為什么我們會好吃懶做
2. 運動時長
3. 運動強度
二、高效運轉之睡眠
1. 沒事別上床
2. 戶外多活動
3. 睡前做準備
4. 注意酒和鼾
三、高效運轉之飲食
1. 光照、褪黑素和體溫
2. 高碳水化合物、血糖濃度與色氨酸
3. 少吃多餐
4. 食物NQI解析
5. 充分水化
課程總結與問題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