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承前啟后謀發展,我們不僅僅要加強執行能力,也要深化行政能力,既要面對新矛盾,也要促進新發展。既要關注國際形勢,又要發揮區域經濟優勢。十九大不僅僅是報告更是新發展的風向標。本次課程將從執政、行政、經濟、金融、產業、文化全面解讀以及未來發展趨勢與對策。
課程綱要
一、 新矛盾新發展
1、 主要成就總結
2 經濟結構優化
2 數字經濟等新興產業蓬勃發展
2 基礎建設與新經濟促動
2 區域與經濟新格局形成
2 創新驅動戰略成果顯現
2 執政能力得到加強
2、 困難新矛盾
從國際看:
2 經濟復蘇乏力
2 局部沖突和動蕩頻發
2 全球性問題加劇
從國內看:
2 區域發展不平衡
2 發展質量和效益還不高
2 創新方式需調整
2 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水平有待平衡
2 生態環境保護與績效矛盾
2 民生領域與小康實現
2 脫貧攻堅任務怎么辦
2 城鄉區域發展和收入分配差距的社會問題
2 群眾生活成本與中等收入人群
二、執政能力提升
1. 五位一體
2. 五個自覺
3. 四個全面
4. 四個意識
三、構成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
1. 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
2.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3. 堅持全面深化改革
4. 堅持新發展理念
5. 堅持人民當家作主
6. 堅持全面依法治國
7. 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8. 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9. 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10. 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
11. 堅持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
12. 堅持“一國兩制”和推進祖國統一
13. 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14. 堅持全面從嚴治黨
四、如何發展經濟
1. 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2. 加快建設創新型經濟
3. 從舊三農向新三農轉變
4. 區域協同發展
5. 政府、經濟、金融平衡發展
6. 開放新格局與區域經濟發展
7. 財政、金融、創新、視野如何發展
8. 政府如何服務于市場經濟
五、文化自信與文化產業
1. 意識形態
2. 中華傳統文化發揚與傳承
3. 人民信仰與文化
4. 社會主義文藝與文化創新
六、十九大后的政治經濟長遠分析
1. 三步走
2. 兩階段
3. 未來中國經濟與區域經濟發展方式選擇